慢慢游社区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搜索
查看: 1637|回复: 0

屠呦呦的诺贝尔奖之路:曾被湮没 幸受美国专家推荐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22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998

主题

7582

帖子

63万

积分

Rank: 64Rank: 64Rank: 64Rank: 64Rank: 64Rank: 64Rank: 64Rank: 64Rank: 64Rank: 64Rank: 64Rank: 64Rank: 64Rank: 64Rank: 64Rank: 64

阅读权限
230
游币
617225
精品值
2702
热心值
205
分享值
974
在线时间
282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11-16
最后登录
2024-4-25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突出贡献优秀版主分享达人皇冠勋章音频组专属勋章黄金会员风度翩翩勋章读书勋章

发表于 2018-2-11 23:2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环球人物》记者李静涛朱东君曹磊
《环球人物》驻瑞典特派记者刘仲华


诺贝尔奖像神话里的魔法杖,所指之处,冷板凳变成烫手热,小众的科学家转眼街知巷闻。
屠呦呦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改变了。8年前,《环球人物》记者与她相识时,她的家是京城一隅平静的书斋,几无访客,偶尔登门的记者得从“什么是青蒿素”这种扫盲级问题开始采访。当时的屠呦呦有充裕的时间耐心讲述,攀高俯低打开一格格的抽屉,拿出一沓沓的资料佐证。
慢慢游社区_u=2956218031,1411786654&fm=27&gp=0.jpg
2015年10月6日,屠呦呦在北京的家中。
10月5日获得诺奖后,屠呦呦的家里日日贵客盈门。蜂拥而来的中外记者在楼梯口一边等候一边高谈阔论青蒿素的发现史。访客们个个喜气洋洋,85岁的屠呦呦反倒表情严肃,言简意赅。她的先生李廷钊代行话务员和接待员之责,不断向来客解释:“实在太累了,实在没时间……抱歉,请回吧。”
这热闹来得太急太欢,以至于大家都没留意到一个细节——诺贝尔奖评委会还找不到屠呦呦。当屠呦呦从电视上知道自己得奖时,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评委会的新闻官见到《环球人物》记者,立即拜托道:“你能帮我们找到屠教授的联系电话吗?”第二天上午,评委会常务秘书终于打通了屠家的电话,亲口告诉她授奖决定,并邀请她12月赴瑞典参加颁奖仪式。
从往日的寂静到今日的喜庆,中国人的诺贝尔科学奖情结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然而科学本身应是寂静的,一场场“寂静的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持续进步。更何况屠呦呦走的是一条比其他科学家更寂静的路。40多年前,她在“文革”中埋首实验室;40多年来,“出国热”“博士热”“院士热”“SCI热”(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的缩写,是科技文献检索系统,其收入量是中国科学界重要的评定依据)里都没有她。青蒿素是一份来自特殊年代的礼物,循着特殊的路径,把屠呦呦带入诺贝尔奖的殿堂。
军工项目中的年轻人
1965年,在发动针对越共的“特种战争”4年后,美国终于坐不住了,开始直接派美军前往越南参战。在越南的热带丛林中,交战双方饱受疟疾折磨,装备落后的越共军队更是苦不堪言。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史专家张大庆告诉《环球人物》记者:“当时越南共产党向中国求援,希望中国帮助他们研制抗疟药物。为了支援越南,也为了消除中国南方存在的疟疾疫情,毛泽东和周恩来亲自指示,以军工项目的名义紧急启动抗疟新药的研发。这意味着,研制新型抗疟药不再是单纯的科研工作,更是一项政治任务。”1967年5月23日,国家科委和解放军总后勤部等部门召开了“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会议”,制定了研究计划。“为了保密,就以‘523’作为任务的代名词。”
一年多过去了,“523”任务进展并不顺利。“医学研究作为高端的科学研究,需要专业的精英人才。但是在‘文革’期间,许多医药领域的专家都被打倒了,正蹲在牛棚里。”张大庆说。在这种情况下,“523”任务四处寻找年轻的研究人员加入。
1969年初,“523”任务的负责人来到中医研究院(现中医科学院),希望能得到科研支持,39岁的屠呦呦也参加了会谈。中医研究院在接受任务后,很快成立了课题组。“屠呦呦当时很年轻,在单位属于第二代科研人员,但科研能力受到广泛认可。”与屠呦呦共事多年的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姜廷良告诉《环球人物》记者。
但正式进入军工项目“523”任务之前,屠呦呦遇到了些许波折。政审时,有人提出屠呦呦亲戚中有海外关系,不能参与机密项目。好在屠呦呦大学毕业后不久就在防治血吸虫病的研究上取得成果,还曾被评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于是负责的领导以此为证,批准屠呦呦加入了项目,还担任了课题组组长。“有人叫屠先生‘三无科学家’,调侃她没有国外留学经历。在那个时代,她要真留过学的话,也就进不了这个项目了。”张大庆说。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引起疟疾的疟原虫已经对原有的药物产生了抗药性,导致原有药物效果不佳,因此屠呦呦的主要任务是寻找新药。姜廷良对《环球人物》记者说:“接受任务后,屠呦呦整理历代医药书籍,请教老中医专家,还仔细查阅了各地群众的献方。在此基础上她精编了包含640个方药的《抗疟方药集》。”后来,屠呦呦被派往海南疟区工作了一段时间。在疟区的临床试验中,她发现研究人员之前关注的胡椒并不能根治疟疾。
古籍中的灵感
这时,屠呦呦开始整理先前的研究思路:历代医学典籍中经常提到青蒿能有效治疗疟疾,为什么在试验中效果不佳?“从1969年1月开始,我们的研发工作经历了380多次试验、190多个样品。其实我们很早就注意到了青蒿提取物的作用,但后续的实验结果显示,青蒿提取物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只有12%到40%。我们分析,抑制率上不去的原因可能是提取物中的有效成分浓度太低。”屠呦呦对《环球人物》记者说。
屠呦呦沉下心来,重新翻看一本本中医古籍。当她读到东晋医药学家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时,其中的一句话引起了她的注意——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屠呦呦回忆道:“当时我就想,这书里说的为什么和中药常用的煎熬法不同?原来里面用的是青蒿汁。后来顺着这个思路,改在较低温度下提取。”
早先,屠呦呦用过乙醇等物质做实验,没有成功。后来,改用乙醚冷浸法进行,效果有了明显提升,这证明低温提取是保证青蒿提取物效果的关键所在。1971年10月,在第191次试验中,屠呦呦发现提取物对疟原虫实现了100%的抑制。
在外行人看来,改用乙醚提取这微小的一步就是关键,似乎青蒿素的发现也没有想象中难。事实远非如此。当换了一批青蒿时,实验效果又出现了反复。屠呦呦回忆:“不同品种的青蒿效果并不相同,而且只有青蒿叶子里才有青蒿素。因此只有找对了青蒿品种,选准了采收季节,才能从叶子里提取出青蒿素。取得这些进展,也是经历了很长的研究过程。”当时的科研条件非常艰苦,很多药厂都停产了,提纯熬制设备紧缺,屠呦呦等人只有采用土办法,把大量青蒿叶收集起来,用乙醚泡,再回收乙醚。屠呦呦的先生李廷钊至今记得,她当时回家总是一身酒精味。
1972年,屠呦呦在抗疟药研究内部会议上报告了她的研究成果。后来,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将其命名为青蒿素。著名医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戈尔斯坦曾说,“发现和发明是生物医学进步的两条不同路径”。青蒿素诞生,屠呦呦完成了发现,下一步便要着手发明,也就是将青蒿素用于临床试验,转化为治疗疟疾的有效药物。
临床实验首先要制备大量的青蒿素。屠呦呦买来盛水大缸当提取锅使用,所有工作人员都要三班倒,周末也不休息。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所长朱晓新向《环球人物》记者讲述了当时的情形:“由于每天要接触大量乙醚,乙醚又会对身体多个系统产生损伤。当时的实验室防护很差,再加上通风条件不好,屠老师一天工作下来时常头晕眼涨,还因此得了中毒性肝炎。”
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在个别动物的病理切片中,提取物出现了疑似的毒副作用。有人认为还必须对提取物反复试验,确保无毒后才能上临床。屠呦呦于是要求自己试药,并且后果自负。朱晓新说:“当时任务紧急,屠老师希望快速验证青蒿素是否有效。再加上疟疾是季节性疾病,错过发病季节,研究就得耽误一年。这么做虽然也是无奈的选择,但她的科学献身精神是毋庸置疑的。”
获得领导同意后,屠呦呦和课题组的另外两位同事一同在自己身上做起了试验,最终三人都无大碍。今天提及此事,屠呦呦的先生李廷钊很平静:“人家抗美援朝还志愿牺牲呢,吃药算什么!”
“青蒿素临床试验的第一种药剂是片剂,病人服用后出现了不适反应,这让屠呦呦有些失望。后来他们发现失败原因是片剂分解有问题,影响了药物的吸收,就转而采用青蒿素原粉直接装胶囊的形式,最终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姜廷良说。1973年,屠呦呦在评估青蒿素的衍生化合物时,发现了更加稳定、有效的双氢青蒿素。
1977年,我国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小组”的名义在学术性刊物《科学通报》上首次发表了青蒿素的化学结构。第二年,“523”任务的科研成果鉴定会最终认定: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集体的荣誉,6家发明单位各有各的发明创造……”在这个长达数页的结论中,只字未提发现者是谁。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一项科研成果很少会署上个人的名字,科学家个人的努力被淹没在巨大的集体之下。这给日后的青蒿素之争埋下了隐患。
从故纸堆里打捞起这个名字
疟病被称为“穷人的疾病”,青蒿素被发现后,拯救了越南及非洲大陆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然而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救星是谁,屠呦呦的名字湮没无闻。从历史的故纸堆里打捞起这个名字的功臣之一,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终身讲席教授饶毅。
2011年8月22日,饶毅发表了一篇博文——《今日中国谁最该做院士》。开篇,他就为“标题是为了吸引眼球”而抱歉,真正的标题是《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他介绍了两位中国科学家,并说这两位都不是院士,但他们的贡献都值得获诺贝尔医学奖。其中一人,就是屠呦呦。“这篇文章的主旨就是希望中国重视一些在国内做了工作,而未获得适当承认的科学家。”饶毅说。
早在本世纪初,饶毅就开始关注青蒿素了。他对《环球人物》记者说:“那时,我让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一个研究生做青蒿素的历史,但他后来改行当记者去了。2007年我全职回国后,与北大医学部的张大庆老师联合指导研究生黎润红,我再次建议她研究青蒿素的历史。”饶毅还提醒黎润红,国内研究经常把科学史变成宣传,所以一开始就要做到只重事实,不重任何个人,要以事实理清中国科学的一个经典。
当时,多家曾经参与“523”任务的科研机构都自觉对青蒿素的发现、提取起到了重要作用,事实也确实如此。但青蒿素的发现究竟有没有代表人物?谁是代表人物?这才是饶毅等人所关心的。
黎润红对《环球人物》记者说:“在梳理过往文献时,我发现多篇文献都提到了屠呦呦的名字。”
2009年4月21日,黎润红第一次敲开屠呦呦办公室的门。长谈中,屠呦呦详细回顾了青蒿素的发现过程,还提到一件事:“1981年WHO(世界卫生组织)来中国开会,安排我做青蒿素化学研究的报告。会议高度认可青蒿素的贡献。一位法国记者问,当时是为了战争,现在世界都用青蒿素救命,你有什么感想?我说,我很高兴,作为一个医药科技人员,工作就是要为人类健康服务。”
黎润红十分直接地向屠呦呦提到了有关国家发明奖的争议——1979年,抗疟新药青蒿素获国家二等发明奖,当时对外公布了包括中医研究院在内的6家主要研究单位,此后对获奖单位和发明人的排名问题一直存有争议。屠呦呦回应道:“出现不同认识也不奇怪,但客观事实不会是多版本的。首先要认定事实,不然只能浪费时间和精力做无谓的争论。我们需要向前看,国家需要大力促进科学发展,实现科教兴国。科技工作者要有责任感,要努力创新。”
同时,黎润红走访了北京、上海、云南、四川等地多位“523”任务的参与者,并从他们手中获得了不少内部资料。这些讲述和资料完整地串起了青蒿素的研发历史。2011年,黎润红发表了论文。“我们就是把青蒿素发现过程中谁做了什么,做对了什么都罗列出来,至于其中谁最重要,就由大家来评判吧。”黎润红对《环球人物》记者说。
在黎润红前期调研的基础上,饶毅进行了再次梳理、提炼。“黎润红接触了很多‘523’任务的参与者,都有笔录,我看过笔录,看过材料,还有他们的来信。”饶毅对《环球人物》记者说,他据此和黎润红、张大庆合作写就了《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一文。由于饶毅一向敢言,是科学界的明星人物,此文又发表于他宣布不再参加院士评选之际,当即被广泛传播,屠呦呦的名字得到了一次社会化的普及。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后的第二天,饶毅来到屠呦呦家,向她表示祝贺。屠呦呦对他笑道:“别人都以为我们应该很熟啊,其时我们没有说过话,也没见过面。”饶毅大笑着补充说:“好在通过电话。”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饶毅向《环球人物》记者强调:“我没有直接接触个人,我不希望变成个人关系,这是历史研究。我们是科学史的研究者,是根据事实、进行分析而得出结论,不是对个人进行宣传或者推举,不是推手。”
饶毅认为,把屠呦呦视作“发现青蒿素的代表性人物”,依据有三:“一、屠呦呦提出用乙醚提取,对于发现青蒿的抗疟作用和进一步研究青蒿都很关键;二、具体分离纯化青蒿素的钟裕容,是屠呦呦研究小组的成员;三、其他提取到青蒿素的小组是在会议上得知屠呦呦小组发现青蒿粗提物高效抗疟作用以后进行的,获得纯化分子也晚于钟裕容。”
美国疟疾专家年年推荐她
在《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发表的几乎同一时间,另一篇介绍青蒿素及屠呦呦贡献的文章——《青蒿素:源自中草药园的发现》发表在大洋彼岸的《细胞》杂志上。《细胞》是生物领域的顶级期刊,这篇文章的影响力可想而知。文章的作者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路易斯·米勒和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资深研究员苏新专。也正是这两位,将屠呦呦推向了荣誉的巅峰。
慢慢游社区_726f54fa564074c_size85_w502_h457.jpg
2011年9月23日,屠呦呦在美国纽约与拉斯克奖评委、其他获奖人员合影。

诺贝尔奖评选的第一步是推荐候选人,推荐者包括诺贝尔奖得主、诺贝尔奖评委会委员和一些有资格的教授等。“如果没有被推荐,自然不可能获奖。”苏新专对《环球人物》记者说,“米勒就是推荐人之一,从2010年起,他所推荐的候选人年年都是屠呦呦。”米勒由于身在欧洲,所有接受采访的事宜都交给了苏新专处理。
“米勒对疟疾的研究是全心全意的,几乎对所有与疟疾相关的东西都感兴趣。21世纪初,青蒿素类药物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大量投放。米勒认为,青蒿素的发现非常重要,救了很多人的命。”苏新专说,“一次,我们在吃饭时聊天,说青蒿素的发现可以得诺贝尔奖,但又不知道该推荐谁。米勒对我说,你懂中文,帮我查一查,问一问。”
苏新专与“523”任务参与者之一、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李国桥相识多年。“我直接和李国桥联系,他寄给我一些资料,我也进行了一些搜索。我看到1996年香港的‘求是奖’奖励了屠呦呦等10位为青蒿素的发现做出贡献的科学家,另外还有包括牛津大学学者在内的一些人也在文章中提到了她。知道了屠呦呦这个人后,我就直接打电话给她单位,联系上了她的助手。助手寄来了一些材料,包括屠呦呦的简历、‘523’任务的会议记录、屠呦呦的发言稿以及相关证书等。”
2011年,苏新专在北京见到了屠呦呦和其他几位“523”任务的参与者。“那次屠呦呦给我的感觉是一个蛮好的老太太,蛮热情,对疟疾研究也很有兴趣。她那几年在关注抗药性问题,她一直说,青蒿素是好药,但不能滥用,有一些商家希望把青蒿素做成预防药,她对此并不支持。”谈到自己的贡献时,屠呦呦说得并不多,她给了苏新专一本书——《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她说,我要说的东西都在那本书上。那本书的开篇部分简要提到了她的研发经历,内容和我收集到的资料差不多。李国桥也和我说过好几次,要论‘523’任务里谁贡献最大,屠呦呦应该是第一个。”
在推荐屠呦呦参评诺贝尔奖的同时,米勒也推荐屠呦呦参评了拉斯克奖,这是美国最具声望的生物医学奖项。“拉斯克奖方面要求米勒等推荐人写一篇介绍被推荐人的文章,米勒就和我一起写了《青蒿素:源自中草药园的发现》。”苏新专说。这篇文章的发表与屠呦呦获得2011年拉斯克奖几乎同步。“那次颁奖典礼,我也在现场。自那之后,我和屠呦呦就没有联系了。”
“今年的诺贝尔奖,可能也有别人提名屠呦呦,可能也有人推荐了其他参加‘523’任务的科学家。重要的是,诺贝尔奖评委会最终选择了屠呦呦和青蒿素。”苏新专说,“米勒曾经告诉我一个例子。人乳头状瘤病毒的研究成果曾经获得诺贝尔奖,但奖颁给了发现病毒的人,而不是研发疫苗的人。这说明诺贝尔奖更看重原始的发现。如果不是屠呦呦1972年在会议上提出有关青蒿素作用的报告,其他人可能就研究别的药去了。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这个项目是很多人共同做出来的,全靠中医研究院一家单位也不能走到今天。”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除了让争议杂音再现,也引发了各种讨论。其一是中国的院士制度,因为屠呦呦并没有被评上院士。苏新专1986年就到美国学习和工作,熟悉两国不同的科研机制:“美国院士评选时,候选人都是保密的,中国则是公开的,这也许给被提名人留下了活动的空间。但实际上,中外院士的提名都受人际关系的影响,西方有的院士也不是自己领域内最顶尖的。”
其二是中国科学界的创新能力,有人称青蒿素是国际上唯一认可的中国原创新药。苏新专却不这么看。“青蒿素发现的同时,其实还研发了很多其他药,也很好用。中国人的创新能力绝对是有的,比如我比较熟知的生物领域,中国发展就很快,很多回国人员做的工作和欧美学者没什么差别,甚至更好。只是现在做得比较好的是基础研究,普通人看不到。”
“当然,当下的中国学术圈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大家太在乎发什么文章,发多少文章,有时候把时间都折腾在文章上了,而忽略了真正该做什么。”当年,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所能做的,只是一心扑在自己的实验上。在苏新专看来,这恰是屠呦呦乃至任何科学家成功的根本:“你真的得白天也干,黑夜也干。在科研领域,想每天只工作8小时是不可能成功的。如果能做到在8小时外也在想你的研究,那就说明你是真心喜欢正在做的这件事,那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2017年01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习近平为赵忠贤屠呦呦颁最高科技奖
慢慢游社区_135968513_14840041139811n.jpg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中国五个国家科学技术奖中最高等级奖项,2000年正式设立,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主办。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评审一次,每次授予不超过两名科技成就卓著、社会贡献巨大的个人,由国家主席亲自签署、颁发荣誉证书和500万元高额奖金
截止2018年1月,共有29位杰出科学工作者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00[7]
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                √                1930-09-01        健在
吴文俊        世界著名数学家        √                     1919-05-12        2017-05-07
2001[8]
王选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创始人        √        √                1937-02-05        2006-02-13
黄昆           物理学家        √                                                 1919-09-02        2005-07-06
2002[9]
金怡濂        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著名专家                √                1929-09-05        健在
空缺                                                
2003[10]
刘东生        地球环境科学家        √                        1917-11-24        2008-03-06
王永志        航天技术专家                √                   1932-11-17        健在
2004[11]
空缺                                                
空缺                                                
2005[12]
叶笃正        气象学家        √                              1916-02-21        2013-10-16
吴孟超        肝脏外科学家        √                        1922-08-31        健在
2006[13]
李振声        遗传学家,小麦远缘杂交的奠基人        √                        1931-02-25        健在
空缺                                                
2007[14]
闵恩泽        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        √        √                1924-02-08        2016-03-07
吴征镒        植物学家        √                        1916-06-13        2013-06-20
2008[15]
王忠诚        神经外科专家                √                1925-12-20        2012-09-30
徐光宪        化学家        √                        1920-11-07        2015-04-28
2009[16]
谷超豪        数学家        √                        1926-05-15        2012-06-24
孙家栋        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        √                        1929-04-08        健在
2010[17]
师昌绪        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        √        √                1918-11-15        2014-11-10
王振义        内科血液学专家                √                1924-11-30        健在
2011[18]
吴良镛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家        √        √                1922-05-07        健在
谢家麟        加速器物理学家        √                        1920-08-08        2016-02-20
2012[19]
郑哲敏        著名力学家、爆炸力学专家        √        √                1924-10-02        健在
王小谟        雷达工程专家                √                1938-11-11        健在
2013[20]         
张存浩        物理化学家,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                        1928-02-23        健在
程开甲        核武器技术专家,两弹一星元勋        √                        1918-08-03        健在
2014[21]         
于敏           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元勋        √                        1926-08-16        健在
空缺                                                
2015[22]          空缺                                                
空缺                                                
2016[23]         
赵忠贤        超导物理学家        √                        1941-01-30        健在
屠呦呦        中药学家                        2015医学        1930-12-30        健在
2017[24]         
王泽山        火炸药专家,含能材料专家                √                1935-10-10        健在
侯云德        医学病毒学专家                √                1929-07-13        健在







慢慢游社区-版权及免责申明1、本站为公益性交流平台,本贴所有内容为本帖作者发布,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主题贴由本帖作者发表,本帖作者与慢慢游社区享有帖子相关权利,有权追责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慢慢游社区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如有转载自其它媒体的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部分内容侵犯到贵方版权,请邮件通知本站,本站将及时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站务(侵权等)联系邮箱service@mmyfilm.com,24小时内会处理完毕
8、如本帖存在违反社区版规或其他法律规定情况,管理员可不通知作者直接删除本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帖须知
本站严禁灌水回复以及讽刺辱骂分享者的行为,轻者扣分警告,重者直接永久封禁。发帖前请详读:点击进入 。以免永久封禁。
 严禁胡乱回复,可快捷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慢慢游社区 ( 站务处理service@mmyfilm.com )

GMT+8, 2024-4-25 16:04 , Processed in 0.53368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